病耻感,是对疾病的一种负性情绪,伴随它的,是对疾病负面、污名化的评论。病耻感的可怕之处在于,无论这些偏见与歧视来自于他人还是自己,都会阻碍自己直面心理问题,使生理和心理都被伤害得更久。
孩子病了,而妈妈有了病耻感
生活中,当我们身体不舒服时,可能会获得关爱与同情;而当我们“情绪病了”,除了自身可能无法理解与接受外,来自外间的评价“性格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爱钻牛角尖”,“平常好像就有点孤僻”之类负面评价,以及随之而来的孤立,更是让人“病上加病”。这些都是导致病耻感产生的原因。
如果说其他疾病的病耻感,对于疾病的治疗,还仅仅是影响因素之一的话,对于精神科来说,病耻感可以说是主要干扰因素,隔断了病人向他人向医生求助之路,甚至贯穿疾病从发现到治疗、痊愈这一全过程。“心理疾病其实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了器质性的生物学改变,而不是仅仅外界所认为的‘这个人想不通,性格不好’等等病人自身的一些非生物学因素所导致的疾病外显。”best365网页版登录精神三科主任隋毓秀告诉记者,即使在病情已经确诊时,病人往往也很难面对自己有心理疾病的现实,“我怎么会得这个疾病,我工作很好,家庭幸福,孩子也很有出息”……
而很多人,还没有踏上通往医院的路.
病耻感不仅仅来自于自己。医院的心理科诊室走廊上,经常会听到类似的争论:你们家有没有抑郁症?我们家反正没有。我看是你遗传基因不好,你年轻时候性格多怪啊……孩子病了,父母的不接受,让孩子的病耻感更加严重。“现在学校、媒体对心理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广泛,不少孩子在知识获得层面,比家长掌握得多。我们有些孩子,在抑郁初期曾经向父母求助,家长第一反应,‘小孩子哪来什么抑郁?瞎胡扯!’他们不愿意承认孩子心理有问题,为什么?因为如果承认了,他会觉得是不是我教育有问题,我的家庭有问题,我的基因有问题?而这些是家长不能接受的,所以会否认孩子有问题,直到孩子出现极端行为……”
病耻感让“医从性”降低
病耻感不仅在疾病初期存在,它贯穿治疗始终。每一个患者踏进医院大门之前,在门外一定徘徊了很久,能踏进来,一定是这个病已经发展到让他没办法再回避的程度。
心理问题的治疗其实非常讲究医从性,通俗地讲,就是听医生的话遵医嘱。由于病耻感的存在,病人往往从心理上否认这个疾病,会觉得医生给我的指导可能是一个错误的经验;另一方面,由于病耻感的存在,他觉得自己不为普罗大众所接受,不接受怎么办?掩藏。偷着藏着用药,怕被别人知道自己在吃药;再次,病耻感让病人觉得吃药是一种提醒,一种往他身上贴“病人”标签的行为,这种病耻感带来是什么——有一天我能偷偷不吃药了,就代表我好了!治疗医从性非常差。
隋毓秀主任(中间)
“来看一趟病不会给你贴上标签,但是因为逃避疾病带来的后果很严重。”隋主任有很多不听话的“老”病人,“很多人不愿意来医院,但是愿意迈进医院的大门是一个标志,说明你从心理上开始正视这个疾病,你开始愿意接受合适的指导和治疗,否则的话我们不认为下面的治疗能够继续和持续进行。这一步很不容易,内心可能经历了百转千回,但是非常重要,这一步是医从性的保证。”
病耻感或许无法回避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要去看医生?
“我们跟病人谈的时候首先会介绍一下疾病,特别在后期,一定要病人认识了这个疾病,把所有问题都放在台面上,告诉他医生的想法是怎么样,我们可以共同探讨这个疾病的可能性。”有一个产后抑郁的妈妈,家人送她来的时候,她反复强调自己没生病,回家自己调整调整就好。其实,从聊天中可以发现,她已经对自己的存在价值产生了怀疑。隋医生明明白白告诉她,“我觉得你是有问题的,需要进行调整,我承认你现在的感受是你真实的反应,但是我表达我的观点,然后告诉你,我们觉得你是有问题的,可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你需要给我们时间。
普通人可能无法判断,我的情绪仅仅是焦虑、低落,还是严重到了要去求助心理医生的程序?
“精神问题是一个渐进性发展的过程,对我们来说两个标准”,隋主任说,第一个是看个人痛苦程度。比如,常见的强迫症行为——洗手,一定要用强碱性的肥皂,每天洗无数遍手,手已经被洗得脱皮裂口,还是忍不住要反复洗,一天就能用掉两块肥皂;第二个是看是否他影响了他日常生活、工作、学习,能否维系原先的活动了。就像患产后抑郁的妈妈,开始可能还能撑着带孩子,慢慢不能带了,就会觉得自己承担不了孩子的存在,做出极端行为
隋主任表示,相比以前,对精神类疾病的社会接受度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其实就是对疾病的认同度提高,认同自己,认同于周围与自己不一样的人。“心理问题,从否认到回避,到正视到面对,再到积极对抗,病人一定是要走过这个过程,走的时间长和短,很多时候要看病人自己。而求助医生的行为,就像拥有了一个战友,咱俩一道去打仗。这个过程中,咱俩得互相鼓劲儿,你要泄气了那我也容易泄气,对吧?我们一起加油,一起努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