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被称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和生命的“无声杀手”。一般而言,高血压是指以收缩压(俗称“高压”)和舒张压(俗称“低压”)增高为主要特征(高压≥140毫米汞柱,低压≥90毫米汞柱)。
以下介绍几种特殊的血压现象需引起大家重视:
单纯舒张压升高(脉压差小)
单纯舒张压高多发生在中青年男性身上,此类高血压常没有明显症状,即使有轻微的头胀、头晕不适和疲劳感,也经常在休息后得到缓解, 所以容易被忽视,大多得不到及时治疗。
血压形成取决于大血管弹性、心脏收缩能力、外周血管阻力等因素。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升高达到的最大值称为收缩压;而由于动脉的弹性把心室收缩时释放的一部分能量以管壁弹性纤维被拉长的形式储存起来,于舒张期推动血流继续流动的压力称为舒张压。由于年轻人大动脉弹性较好,当心脏排血流向主动脉时主动脉容易扩张,因此心脏射血并不困难,故收缩压不高。但是当心脏舒张时,主动脉弹性回缩有力,加上周围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这时产生的压力就会导致舒张压升高。单纯舒张压高是高血压的初期,患者常有头痛头昏、胸闷憋气、心悸不适、疲乏困倦等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时间的延长,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可以发生转变,甚至向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发展。最终会造成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而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则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对单纯舒张压高的高血压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此类高血压可能还和中青年患者常有的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1.因生活或工作压力较大,存在明显的慢性交感神经激活;2.盐摄入过多、吸烟或酗酒可直接导致血压升高;3.热量摄入过多而体力或体育活动较少;4.或长期大量饮用含果糖饮料,导致肥胖与代谢紊乱;5.遗传因素。
单纯性收缩压升高是指患者的舒张压不高,仅仅收缩压超过正常范围。单纯性收缩压升高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以又叫老年性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简称老年性收缩期高血压,少部分发生于青年人高动力循环者。收缩期高血压对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的危害性并不亚于舒张期高血压,最多见于主动脉粥样硬化,也可见于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冠心病与收缩压的关系明显高于舒张压,并发脑卒中、左室肥厚、充血性心力衰竭与收缩压的关系比舒张压更密切。还有一些报道显示,老年高血压的几项并发症,最常见于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尤其易发生缺血性中风。可见,对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也决不可掉以轻心。
反杓型高血压
每反杓型高血压是通过动态血压监测发现并诊断的。正常人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白天交感神经占主导地位,夜间迷走神经占优势。正常人血压呈明显的昼夜节律,表现为“双峰一谷”即06:00-10:00和16:00-20:00呈高峰,而夜间血压低于白天(降低的幅度大约为10%-20%)。故约80%高血压病人的动态血压曲线呈杓形。而反杓型高血压就是与杓型高血压相反的一种血压波动,日间血压比夜晚是血压值还要低的现象。
反杓型高血压与患者夜间发生交感神经兴奋,从而释放较多的去甲肾上腺素,内皮素水平升高,内皮源性血管收缩因子增加,血管收缩;同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其共同作用导致血压升高。
逆白大衣高血压(家庭高血压)
逆白大衣高血压(家庭高血压)也称隐匿性高血压,是指诊室血压正常,日间血压≥135/85mmHg,24h平均血压≥130/80mmHg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早期文献报道逆白大衣高血压以40-50岁多见,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大量吸烟、大量饮酒、肥胖、精神压力、血清肌酐水平增加、尿蛋白增加、心率增快等是逆白大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对于此类高血压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类高血压容易被误诊,耽误治疗,引起相关并发症,特别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白大衣高血压
有些患者在诊室测量时血压升高,但在家中自测或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无医务人员在场)时血压正常。
这可能是由于患者见到医务工作者后精神紧张,体液中产生过多儿茶酚胺,交感兴奋,外周血管收缩,阻力增加,产生所谓“白大衣效应”,从而导致血压上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高血压患者中,白大衣高血压占9%~16%。目前研究发现这种高血压可能是处于正常血压与持续性高血压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年轻、女性、非吸烟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因此这种“白大衣高血压”应加强随访观察。
作者:翁川晴 主治医师
best365网页版登录心血管内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