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t365网页版登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英文版
 
医院动态
医院大事记
健康知识
信息公告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资讯
 
南京精神病患者治疗康复多方遇阻 回归社会难
发布时间:2014-10-09 来源:南报网 浏览:6089 次

    根据统计,南京至少有1万名重症精神病患者,病床缺口至少达7000张。“不过,单纯依靠增加精神病院,不断扩建床位,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精神病患者通过不同途径康复治疗回归社会才是解决的根本。”业内人士坦言。

    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记者走访我市多家精神病院、社区发现

    精神病患者治疗康复多方遇阻,回归社会难 

    新闻提示

    明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据了解,目前,我市精神病患者约有10万人,绝大部分生活在社区,而在专门的精神病院治疗的仅有3000人。

    根据统计,南京至少有1万名重症精神病患者,病床缺口至少达7000张。“不过,单纯依靠增加精神病院,不断扩建床位,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精神病患者通过不同途径康复治疗回归社会才是解决的根本。”业内人士坦言。

    然而,记者近期走访我市多家精神病院、社区发现,病情经治疗稳定的精神病患者少有被接回家,社区建个精神病患者“日托站”也遭遇各方反对,就连患有其他身体疾病需要转院,非精神专科医院也不敢接受,回归社会遭遇多方阻碍。

    尴尬一

    难转院:精神病患者烧伤,竟没烧伤科敢接受

    10月5日,精神病患者石海(化名)在家纵火,全身2%面积二度烧伤。“烧伤应该到设有烧伤科的医院接受治疗,但其精神状况不好,没有医院敢接受。”脑科医院精神二科主任医师谢世平告诉记者,目前石海住在该院,由两名医护人员定期陪同到另一综合医院的烧伤科换药。

    “很多精神障碍患者伴躯体其他疾病住院或须转院时,都会遇到不小的麻烦,不少医院会以‘没床位’等理由推诿。”谢世平说,前段时间,还有一位来自浦口区的精神疾病患者,被查出患有艾滋病,“传染病收治到我们医院肯定不行,协调转院时,没一家愿意接受

    青龙山精神病院一位负责人介绍,精神障碍患者合并其它身体疾病很常见,转院时很难找到愿意接受的医院,就是勉强找到了,往往还需要我们派医生和护士进行陪护,人手相当紧张。

    尴尬二

    难出院:患者在精神病院一住就是半个多世纪

    在青龙山精神病院住院部,最早一名患者是1958年前住进来的,当时入院只有20多岁,如今已经83岁,一住就是半个多世纪。

    这样常住的患者还有不少。据了解,在青龙山精神病院有1340多名精神患者,治疗超过5年的病人,已经占到了总病人数的80%以上,其中很多经过治疗病情已很稳定,完全达到出院条件,但至今仍住在医院里。

    “精神病人一般治疗3个月,病情稳定下来就可以出院了,但现实并非如此。” 青龙山精神病院院长王明忠说,一些家属将精神病老人送入医院,就觉得送出了负担,没有几个家属愿意接他们回家。而这里又不像其他医院,到时间病人就要离开,这里只要家属不愿接老人们回家,医院是不能强行让他们走的。

    无奈:精神病患者是“烫手山药”,没人愿意碰

    “不是不想收,而是有时候不敢收。”某综合医院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两年前,曾有一酒精依赖患者因酒精肝疾病严重被从脑科医院转来,在医护人员不注意时,跳楼自杀了。“精神病院所有的窗户都进行了特别防护,医护人员也累积了相当多的护理经验,而这些是我们都不具备的。”

     据了解,非专科医院不愿接受精神病患者,多考虑的是风险,而入院已久病情稳定的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家庭则遭遇更多阻力。

    “好不容易把身边的‘疯子’送到精神病医院了,谁还愿意让他们再回来呢。”昨天,建邺区兴隆街道桃园居社区一位居民直言不讳地说。

    对此,青龙山精神病院院长王明忠分析,家属之所以不愿接病情稳定的病人出院,邻居们的反对,是精神病患者难以重返家中的重要原因。

    “民政部今年在南京试点每个区至少建立一家社区康复站,有专业的医生陪护,让病情稳定的精神病患者在社区享受日托服务,晚上再由家属接回家享受天伦之乐。”王明忠无奈地说,这个举措出发点很好,让更多精神病患者可以享受家的温暖,既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也可以缓解床位紧张的局面,但目前为止没有建成一所社区康复站。

    “一听说要在社区建立康复站,用于精神病患者日间陪护,大家都觉得是‘烫手山药’,没人愿意碰,领导都怕居民上访闹事。”王明忠说。

    建议:专科医院走向综合,社区要有工疗站

    精神障碍患者转院治疗、出院康复遇到的难题,引得各方关注。对于精神障碍患者出现合并其他躯体疾病时,江苏省卫生法学会副会长胡晓翔表示,碰到这种情况,应以哪种疾病最先危害生命为原则确定收治医院,即如果患者的心脏病比精神病严重,其应该被送至有心脏专科的医院率先治疗,精神病院的医生主动配合。

    同时,胡晓翔提出,目前这种集中营式的收治精神障碍患者并不符合现代文明,未来的理想模式应该是,精神病院只是一个综合医院的病区,精神障碍患者有任何疾病都可以在院内解决,即目前的专科医院应该向综合方向发展。

    而对于精神病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却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目前,理想的状态是在社区、街道建立工疗站,让精神病患者在这里进行康复治疗,同时提供庇护性就业,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王明忠说。

    “在美国,基本每个社区都有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帮助精神病患者康复治疗。另外,还有大量专业的有关精神病患者帮扶的社会组织、协会,活跃在社区,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精神病患者带来的危险给市民造成的恐慌,国内不妨借鉴这一做法。”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心理学博士宋志颖说。

 
关闭本页
版权所有: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方)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Design by 71nc.
地址:南京市广州路264(210029) 网站:www.mingdat.com

苏ICP备09092365号-3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