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最爆炸的新闻莫过于著名编剧宁财神因吸毒被捕了。一时间,有人感慨,有人惋惜,还有人干脆翻看起其出场的综艺节目,找寻起蛛丝马迹者来了。
毒品绝不能碰,这点毋庸置疑。不过“成瘾”这个行为是怎么一回事呢?除了毒品,还有没有哪些东西可能让我们成瘾呢?让我们听听精神心理科专家的说法。
那些能让你成瘾的物质
会劫持大脑的“奖励系统”
best365网页版登录精神科专家范俭雄教授说,了解成瘾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下大脑中一个神秘的系统——奖惩系统。
顾名思义,这个系统关系到“奖惩”,比如当我们完成一个任务或者被夸赞时,它就会给你适当的奖励——分泌释放出一些让你感觉快乐的物质,例如多巴胺。于是你心情愉悦,干劲十足,而且会非常乐于再进行这样的行为。当然,这个系统也会适当给予我们惩罚,让我们痛苦,从而让我们避免再接触那些危险的东西,或者出现“坏行为”。
不过,有时候外界的刺激也会让我们的奖惩系统发生作用,比如饮酒、吃美食,甚至吸食毒品。特别是后者,它作为一种外源性的刺激,会作用于我们脑内的多巴胺受体,让我们能够感受到“被奖励”的快乐,变得飘飘然。
不过,类似毒品这样的“坏东西”,它的所作所为可不只有“奖励”这么简单,它还能“劫持”你的奖惩系统。当你习惯这种外源性刺激给予的快乐后,就需要越来越强烈的刺激才能维持它,甚至其他的行为或刺激都无法在给予你同样的欢乐——要知道,正常情况下人体并不会无谓分泌过多的“快乐物质”,它们需要你通过许多努力才能释放。所以你对于它的渴求就越来越强烈,而且一旦失去你就会痛苦不堪。
于是,你就“上瘾”了。
“以吸毒为例,最初这样的行为往往是源于无知、好奇心和叛逆,但当毒品劫持奖惩系统后,吸毒者就会如他们事后所表述那样,身不由己,只能靠不断吸毒来维持这种快乐,并且无法离开。”范俭雄告诉记者,这种可致成瘾物质对奖惩系统的影响,在成瘾行为出现中,存在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因为这一点,所以在戒除的过程中,往往不能仅仅凭借个人的意志力,而需要专业人员的介入和帮助。
其实现在“酒瘾”也凶猛
如果起床就想喝赶紧去医院
在弄清楚“奖惩系统被劫持”的原理后,你就会明白,其实还有一些物质和行为,可能拥有和毒品相似的机制,并让人成瘾。
无一例外,它们都可以让大脑给予你奖励,让你获得快乐,但也让你难以从正常生活中获得同样水平的快乐,从而感到空虚、失落,甚至出现头痛、腹泻、痉挛、惊厥等身体上的不适,为“瘾”所困。
范俭雄临床遇见过各式各样的“成瘾”患者,其中有滥用酒精、药物而导致的物质成瘾,也有一些非物质的成瘾行为,例如网络成瘾。不过,最让他担忧的是如今酒精成瘾-慢性酒中毒的人群在逐年上升,而人们对于它的认知却明显不足。
“酒精可以成瘾,当然我们一般称之为慢性酒中毒。患者一样会出现类似毒品成瘾那样的依赖行为,但因为我们长久以来的‘酒文化’关系,尽管患病人数逐年上升,但仍未引起关注。”范俭雄告诉记者。
范俭雄介绍,一般来说饮酒过量会出现两种“酒中毒”,一种是急性酒中毒,也就是我们很常见的酩酊大醉,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另一种就是慢性就中毒。当事人可能初期只是少量饮酒,但随着饮酒时间延长,酒量越来越大,而且会非常“馋酒”,比如早上眼睛一睁第一件事就是找酒喝,或者无需下酒菜空口就能饮酒,这基本上就是成瘾的初期表现了。如果此时限制饮酒,当事人会焦虑不安、手抖、出汗,非得饮酒后才能缓解。如果持续下去,患者会伴有人格改变,乃至出现精神症状,或并发酒精性痴呆。
此外,生活中还有一些被我们视为“上瘾”的行为。
■药物成瘾
除了“冰毒”这一类毒品外,一些药品也存在被滥用成瘾的风险,例如一些有镇痛作用的静脉全麻药,另外还有此前被报道过的滥用止咳糖浆成瘾的事件。
不过这些药物在正常使用时都是安全的药物,主要是一些人人为滥用,以获得快感,但长期滥用最终会导致上瘾。
■赌瘾
有学者认为,赌博成瘾者本身有一定的性格特征和器质基础,例如赌博者可能从赌博行为中获得比常人更多的快感,但在因为赌博产生财物损失时,他所获得的痛苦程度却比一般人低,这也许是诱使他们不断投入赌博行为的基础诱因。
不过范俭雄说,赌博行为更多的还是一种行为偏移,病理性赌博同样需要专业性治疗。
■烟瘾
虽然香烟的主要危害在其致癌性和对心脑血管的损伤方面,但现在医学界认为,烟瘾者确实存在尼古丁依赖现象,而这类人群在戒烟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各种躯体和心理上的不适,这往往招致戒烟行为的失败。所以综合性医院中开始设立戒烟门诊,通过药物和认知行为干预两种方式同时进行治疗,帮助患者成功戒烟。
■性瘾
这个词因为“薛蛮子事件”而为人熟知,不用说,这也需要专业人员的协助和治疗。
■网瘾
这是2000年后逐渐引人关注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有部分学者认为,这其实是一种冲动控制障碍;也有人认为,许多外界所谓的“网瘾者”并没有到达真正的成瘾程度,更多是借网络来逃避现实问题,缓解焦虑情绪,所以对于这部分人群不能简单以“成瘾”来归类。
范俭雄告诉记者,满足“网瘾”的标准有几点,即上网时间足够长,对上网行为存在渴望,从上网行为中可以获得强烈快感,如果不能上网会出现戒断症状。
如果仅仅因为工作性质使用网络时间较长,自然并非“网瘾”范畴。还有些人本身对上网行为无强烈渴望,并不能从上网行为中获得快感,仅仅借网络逃避现实问题,这部分人群虽然和“成瘾”不太一致,但也需要关注他们背后的心理问题或情绪障碍。与此相似的还有一些现代“成瘾”行为,例如购物狂、囤积癖等。
手机依赖?这不是瘾是焦虑
值得关注的是,现在随着智能手机对我们生活的渗透,许多人也感觉自己片刻不能离开手机,“只要今天手机忘记带出门,简直一天心神不宁;如果突然发现手机不在身边,简直要翻箱倒柜去急切寻找”是许多人的共同感受,那么这种依赖算不算是一种“瘾”呢?
对此,范俭雄说,“手机依赖症”会出现,主要是因为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在提供便利同时,也无形中把我们的生活和它绑定在一起。如果失去手机,我们不只是可能暂时和周围人失联,还失去了从微博、微信获得资讯的可能,也失去了利用手机看小说、看视频的娱乐,甚至还可能直接威胁到我们的资产、账户,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于手机必然产生依赖心,而失去手机后就会陷入没有安全感的焦虑之中。因此,这种和“成瘾行为”是两码事,但如果你一旦失去手机就焦虑过度,那么确实需要适当让你的生活和手机保持点距离,严重时可能还需要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了。
|